首页 > 名言大全 >

王阳明关于善的名言80条

发布时间:2020-05-14 15:53:16

1、山中莫道无供给,明月清风不用钱。 ——王阳明

2、专制政府的死穴就在于其治下民众的情绪没有一个宣泄口。对民主政府而言,你不喜欢执政党没关系,下次投票选在野党就行了。而专制政府的执政党承担了民众所有的不满,发展到最后连某人家门口的路没修好他也要骂上政府两句,如何能够避免社会的动荡?

3、殃莫大于叨天之功,罪莫大于掩人之善,恶莫深于袭下之能,辱莫重于忘己之耻,四者备而祸全。

4、人生大病,只是一“傲”字。 ——王阳明

5、身之主宰便是心,心之所发便是意,意之本体便是知,意之所在便是物。 ——王阳明 《传习录》

6、世上之事,了犹未了,终以不了了之,得过且过的人多了,就形成一汪绝望的死水。

7、虚灵不昧,众理具而万事出,心外无理,心外无事。

8、攻吾之短者是吾师。

9、故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

10、未有知而不行者。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

11、此心不动,随机而动。 ——王阳明

12、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

13、志不立,如无舵这舟,无衔之马,漂荡奔逸,终亦何所底乎

14、为学大病在好名。 ——王守仁

15、人人自有定盘针, 万化根源总在心。 却笑从前颠倒见, 枝枝叶叶外边寻。

16、知行合一: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 ——王阳明

17、心即理也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18、知行合一: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

19、“心犹镜也。圣人心如明镜。常人心如昏镜。近世格物之说,如以镜照物,照上用功。不知镜尚昏在,何能照?先生之格物,如磨镜而使之明。磨上用功。明了后亦未尝废照”。 ——王阳明 《传习录》

20、知行合一。

21、千圣皆过影,良知乃吾师。

22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
23、周敦颐说,太极就是2.0版的无极,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,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,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,吸引你的眼球。紧接着开天辟地(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,静而生阴,静极复动。一动一静,产生阴阳万物)。

24、良知之心就是君子之心,渊默之心,临危不乱之心。君子的权术是高超实用的艺术,小人的权术是滑稽可笑的表演。怎样成为君子?拥有光明之心。如何拥有光明之心?深入思考,全面把握,说服自身,内心平静。

25、志不立,则如无舵之舟,无勒之马,漂荡奔逸,终亦何所底乎?

26、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皆我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二氏自私其身,是之谓小道。

27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…

28、学须反己。若徒责人,只见得人不是,不见自己非。若能反己,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,奚暇责人?

29、学校之中,惟以成德为事,而才能之异,或有长于礼乐,长于政教,长于水土播植者,则就其成德,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。

30、"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

31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32、千圣皆过影,良知乃吾师。 ——王守仁

33、“虚灵不昧,众理具而万事出,心外无理,心外无事。” ——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

34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,相上则损。

35、“身之主宰便是心,心之所发便是意,意之本体便是知,意之所在便是物。如意在于事亲,即事亲便是一物;意在于事君,即事君便是一物;意在于仁人爱物,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。”

36、至于“夭寿不贰”其心,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,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,我亦不必以此动心。

37、持志如心痛,一心在痛上,岂有功夫说闲话,管闲事。 ——王守仁

38、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皆我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二氏自私其身,是之谓小道。 ——王阳明

39、立志用功,如种树然。方其根芽,犹未有干。及其有干,尚未有枝。枝而后叶。叶而后花实。初种根时,只管栽培灌溉。勿作枝想。勿作叶想。勿作花想。勿作实想。悬想何益?但不忘栽培之功,怕。没有枝叶花寅。

40、孔子者乎?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?

41、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,以为必先知了,然后能行。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,待知得真了,方去做行的工夫。故遂终身不行,亦遂终身不知。此不是小病痛,其来已非一日矣。某今说个知行合一,正是对病的药,又不是某凿空杜撰。知行本体原是如此。今若知得宗旨时,即说两个亦不妨,亦只是一个。若不会宗旨,便说一个,亦济得甚事?只是说闲话。

42、人生大病,只是一“傲”字。

43、凡学之不勤,必其志未笃也。 ——王阳明

44、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,而是要自己去走、去犯错,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
45、凌崖望双峰,苍茫竟何在?载拜西北风,为我扫浮霭。 ——王阳明 《双峰》

46、夫学贵得之于心。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。

47、所以为圣者,在纯乎天理,而不在才力也。故虽凡人,而肯为学,使此心纯乎天理,则亦可为圣人。

48、大批童子之情,乐嬉游而惮拘检,如草木之始萌芽,舒畅之则条达,摧挠之则衰萎。今教童子,必使其趋向鼓舞,中心喜悦,则其进自不能已,譬之时雨春风,沾被卉木,莫不萌动发越,自然日长月化。若冰霜剥落,则生意萧索,日就枯槁矣。

49、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。

50、责善朋友之道,然须忠告而善道之,悉其忠爱,致其婉曲,使彼闻之而可从,绎之而可改,有所感而无所怒,乃为善耳。

51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

52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
53、身之主宰便是心,心之所发便是意,意之本体便是知,意之所在便是物。

54、“心犹镜也。圣人心如明镜。常人心如昏镜。近世格物之说,如以镜照物,照上用功。不知镜尚昏在,何能照?先生之格物,如磨镜而使之明。磨上用功。明了后亦未尝废照”。

55、殃莫大于叨天之功,罪莫大于掩人之善,恶莫深于袭下之能,辱莫重于忘己之耻,四者备而祸全。 ——王阳明

56、一个残酷的事实是,没有人可以引领你,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,真正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。

57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 ——王守仁

58、无声无臭独知时, 此是乾坤万有基。 抛却自家无尽藏, 沿门持钵效贫儿。

59、谦虚其心,宏大其量。

60、无声无臭独知时, 此是乾坤万有基。 抛却自家无尽藏, 沿门持钵效贫儿。 ——王阳明 《咏良知四首示诸生》

61、人的宿敌只有一个,便是他自己。

62、人胸中各有个圣人,只自信不及,都自埋倒了。

63、夫学贵得之心,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?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之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?

64、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 ——王守仁

65、自三皇以降,先秦诸子,汉唐经学,宋明理学,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。三字一出,洞见全体,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,任凭你考三王、叩天地、质鬼神、俟后圣,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,致良知之教也。

66、静处体悟,事上磨炼。

67、持志如心痛,一心在痛上,岂有功夫说闲话,管闲事。

68、汝以不得第为耻,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。

69、静处体悟,事上磨炼。 ——王阳明

70、天下之事,其得之不难,则其失之必易;其积之不久,则其发之必不宏。 ——王阳明

71、谦虚其心,宏大其量。 ——王阳明 《传习录》

72、一直以来,书都没有错,只是读的人错了。

73、天理即人欲

74、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,比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,最后的结果就是船翻人亡。

75、良知者,孟子所谓‘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’者也。是非之心,不待虑而知,不待学而能,是故谓之良知。

76、有志于圣人之学者,外孔、孟之训而他求,是舍日月之明,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,不 亦谬乎? ——王阳明

77、心即道 道即天 知心则知道 知天 ——王阳明

78、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,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,不想浑浑噩噩白过一生者,唯一的途径、不二的法门就是去绍兴,去找王阳明——这是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人的共识。

79、静时念念去人欲,存天理。动时念念去人欲,存天理。不管宁静不宁静。

80、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;事即道,道即事;春秋亦经,五经亦史;易是包牺氏之史,书是尧舜以下史,礼乐是三代史,其事同,其道同,安有所谓异? ——王阳明 《传习录》

齐天文学网 Copyright © 2020-2022 www.7tian.wang. Some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