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名言大全 >

孔子等级制度名言69条

发布时间:2020-05-15 15:55:18

1、修己以敬……修己以安人…修己以安百姓。

2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,小人反是。

3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4、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 ——孔子

5、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,孙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

6、贫而无谄,膏而无骄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
7、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8、既往不咎。 既往不咎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。咎(jiù旧):责备。本句大意是:以往的过错,不必再追究责备了。这一句表现了为人处事的宽厚态度,今天仍常引用,但只适用于已经认识并已改正的一般错误。如果是严重错误,或本人犯了错误并未认识,并来改正,仍是应该追究的.这样才能做到“惩前毖后,治病鞭人”。 《论语・八佾》

9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!

10、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11、自行束侑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

12、父在,观其志。父没,观其行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13、盖有不知而作者,我无是也。

14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 ——孔丘

15、有教无类。 有教无类。 见《论语・卫灵公》载孔子语。类:类别,区别。本句大意是:施行教育不分类别,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。~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,具有浓郁的民主色彩。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政治条件下,能够提出~的口号,不分社会地位,不论任何资历,广泛施行教育,的确难能可贵。 《论语・卫灵公》

16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 ——孔丘 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17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
18、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

19、吾与回言终日,不违如愚,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。回也不愚。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20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也。 ——孔子

21、过则勿惮改。 过则勿惮改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载孔子语。惮(dàn旦):害怕。本句大意是: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。正因为人不能无过,所以古人对改过谆谆教导,这些有益的古训,后人自应牢记。 《论语・学而》

22、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。唯何甚。人洁己以进,与其洁也,不保其往也。 ——孔子 《论 语》

23、大言不惭。 大言不惭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宋・朱熹《四书集注・论语・宪问》注语。本句大意是:说大话而不感到羞愧。说大话而心安理得,不知羞愧,可见此人喜欢自吹自擂,毫无自知之明。他们的大话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,根本不准备去实践。现在~已成为常用的成语,用以讥讽那些喜欢吹牛而又不知脸红的人。 《论语・宪问》

24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25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 ——孔丘 《论语》

26、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众星共之。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27、因材施教。 因材施教。 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教:教育。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、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、个别差异出发,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,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,获得最佳发展。 《论语・为政》

28、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倪,小车无杌,其何以行之哉!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29、朽木,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于予与何诛?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30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31、五四运动以后, 中国的一些学者,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、史学工作者,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,取得了很大成就。

32、撰”去提手)与之言,能无说乎?绎之为贵。说而不绎,从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

33、“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 ——孔子 《论语 》

34、君子周急不继富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
35、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: 友直(正直)、友谅(诚信)、友多闻(见多识广),益矣; 友 便辟( 性情暴躁,惯走邪道)、友善柔(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)、友便佞(心怀鬼胎。谄媚),损矣。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36、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已知,求为可知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
37、君子易事而难说(悦),说(悦)之不以道,不说(悦)也。

38、不念旧恶。 不念旧恶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。本句大意是:不计较别人过去的劣迹。这句表现出孔子仁慈、宽容、大度的道德观。只有“不念旧怒”.才能抛开宿怨,一切向前看;只有“不念旧恶”,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,搞好事业。可用以形容胸怀开阔豁达,不斤斤计较。 《论语・公冶长》

39、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 ——孔子 《 论语 》

40、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

41、不迁怒,不二过。

42、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学习了而时常温习,不也喜悦吗?有朋友从远方来,不也快乐吗?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,不也是君子吗?”2、子曰: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

43、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。

44、苛政猛于虎。 苛政猛于虎。 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下》引孔子语苛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。政,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,包括政令、赋税等。 《礼记・檀弓下》

45、不迁怒,不贰过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
46、知耻近乎勇。 知耻近乎勇。 《礼记・中庸》字面意思: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。儒家所说的“知耻近乎勇”的勇是勇于改过。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,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,夸耀的品质。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。 《礼记・中庸》

47、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48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
49、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……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
50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
51、辞达而已矣。 辞达而已矣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。 辞:要说的话,达:表达到位 《论语・卫灵公》

52、芝兰生于幽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穷困而改节。 ——孔丘

53、不能正己,焉能正人。——《论语》

54、与人交,推其长者,讳其短者,故能久也。 ——孔子

55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56、无为而治。 无为而治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无为: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;治:治理。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。原指舜当政的时候,沿袭尧的主张,不做丝毫改变。后泛指以德化民。 《论语・卫灵公》

57、每事问。 每事问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几佾(yì议)》。本句大意是:每件事情都要请教。《论语・八佾》载:“子入太庙,~”。孔于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,有弟子三千,日日向他求教。可他并不自满自足,遇见不懂的事情,还是一一向别人请教。这种虚怀若谷、不耻下问的精神,千秋以下,仍可作为楷模。 《论语・几佾》

58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
59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!

60、士不可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己,不亦远乎?

61、不贰过。 不贰过。 孔子《论语.雍也》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。 《论语・雍也》

62、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
63、君子之道,暗然而日章;小人之道,的然而日亡。君子之道,淡而不厌,简而文,温而理,知远之近,知风之自,知微之显,可与入德矣。——摘孔子《中庸》

64、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——《论语·阳货》

65、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

66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 ——孔子 《论语》

67、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矣。

68、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

69、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

齐天文学网 Copyright © 2020-2022 www.7tian.wang. Some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