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表达的句子 >

孔子表达要举一反三的句子36条

发布时间:2020-05-30 11:32:22

1、学习既要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,又要有举一反三的 学习方法 ;读书既要有勇于攀登的志气,又要有乐于思考的精神。

2、我们应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开来,举一反三,融会贯通。

3、我们学习要能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。

4、既往不咎。 既往不咎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。咎(jiù旧):责备。本句大意是:以往的过错,不必再追究责备了。这一句表现了为人处事的宽厚态度,今天仍常引用,但只适用于已经认识并已改正的一般错误。如果是严重错误,或本人犯了错误并未认识,并来改正,仍是应该追究的.这样才能做到“惩前毖后,治病鞭人”。 《论语・八佾》

5、于是就一起派遣服劳役的徒众把孔子围困在野外

6、苛政猛于虎。 苛政猛于虎。 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下》引孔子语苛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。政,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,包括政令、赋税等。 《礼记・檀弓下》

7、每事问。 每事问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几佾(yì议)》。本句大意是:每件事情都要请教。《论语・八佾》载:“子入太庙,~”。孔于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,有弟子三千,日日向他求教。可他并不自满自足,遇见不懂的事情,还是一一向别人请教。这种虚怀若谷、不耻下问的精神,千秋以下,仍可作为楷模。 《论语・几佾》

8、过则勿惮改。 过则勿惮改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载孔子语。惮(dàn旦):害怕。本句大意是: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。正因为人不能无过,所以古人对改过谆谆教导,这些有益的古训,后人自应牢记。 《论语・学而》

9、在孔子看来,学习要能举一反三,要闻一知十,这才是温故而知新,才是创造性的学习。

10、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;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。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,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。

11、孔子是贤能的人,他所刺讥的都切中诸侯之痛处

12、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:朝闻道,夕死可矣.

13、学知识贵在举一反三,生吞活剥是没有用的。

14、把二连加四次就是二乘以四,举一反三,把五连加四次就是五乘以四。

15、不念旧恶。 不念旧恶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。本句大意是:不计较别人过去的劣迹。这句表现出孔子仁慈、宽容、大度的道德观。只有“不念旧怒”.才能抛开宿怨,一切向前看;只有“不念旧恶”,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,搞好事业。可用以形容胸怀开阔豁达,不斤斤计较。 《论语・公冶长》

16、因材施教。 因材施教。 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教:教育。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、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、个别差异出发,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,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,获得最佳发展。 《论语・为政》

17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。闻一以知十。——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以近知远,以一知万,以微知明,此之谓也。—— 荀况,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《荀子·非相》

18、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,应学会举一反三,灵活运用。

19、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举一反三,以一知万。

20、现实生活中,人们为了表明“只要谦虚求教.到处有老师”的观点(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)时常引用《论语十则》中孔子的话:

21、为让人们吃透精神,他条分缕析,举一反三,那慢条斯理的话语,犹如 工笔画 般细腻。

22、孔子用简单几句话,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,艰苦奋斗的精神: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.

23、孔子在《述而》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:

24、由此可举一反三, 拓展 我们的视野。

25、凡事能举一反三,正是他学习快速的原因。

26、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,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,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:

27、孔子如果被楚国重用,那麼陈国、蔡国的执政官员处境就很危急了。

28、学习要由浅入深,由易到难,循序渐进,并且要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。

29、学习既要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,又要有举一反三的;读书既要有勇于攀登的志气,又要有乐于思考的精神。

30、有教无类。 有教无类。 见《论语・卫灵公》载孔子语。类:类别,区别。本句大意是:施行教育不分类别,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。~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,具有浓郁的民主色彩。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政治条件下,能够提出~的口号,不分社会地位,不论任何资历,广泛施行教育,的确难能可贵。 《论语・卫灵公》

31、辞达而已矣。 辞达而已矣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。 辞:要说的话,达:表达到位 《论语・卫灵公》

32、大言不惭。 大言不惭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宋・朱熹《四书集注・论语・宪问》注语。本句大意是:说大话而不感到羞愧。说大话而心安理得,不知羞愧,可见此人喜欢自吹自擂,毫无自知之明。他们的大话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,根本不准备去实践。现在~已成为常用的成语,用以讥讽那些喜欢吹牛而又不知脸红的人。 《论语・宪问》

33、不贰过。 不贰过。 孔子《论语.雍也》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。 《论语・雍也》

34、"举一反三"是一种运用类比推理的 逻辑思维 方法,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。

35、瑞木赐(孔子的学生),你认为我是一个饱学而知识渊博的人吗?

36、无为而治。 无为而治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无为: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;治:治理。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。原指舜当政的时候,沿袭尧的主张,不做丝毫改变。后泛指以德化民。 《论语・卫灵公》

齐天文学网 Copyright © 2020-2022 www.7tian.wang. Some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