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经典好句 >

每一个故乡都在消逝的句子

发布时间:2021-06-04 20:14:13

1、每个故乡都在沦陷,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。

2、何止城池,中国的乡村也在沦陷,且以更惊人的速度坠落。因为它更弱,更没有重心和屏障,更乏自持力和防护性。我甚至怀疑:中国还有真正的乡村和乡村精神吗?

3、大地震的可怕在于,它将生活连根拔起,摧毁着物象和视觉记忆的全部基础。做那组电视节目时,竟连一幅旧城容颜的图片都难觅。

4、读过昆明诗人于坚一篇访谈,印象颇深。于坚是个热爱故乡的人,曾用很多美文描绘身边的风物。但 10 年后,他叹息:“一个焕然一新的故乡,令我的写作就像一种谎言。”

5、是的,“ 90 后”一代肯定认为于坚在撒谎、在梦呓。因为他说的内容,现实视野中根本没有对应物。该文还引了他朋友的议论:“周雷说,‘如果一个人突然在解放后失忆,再在今年醒来,他不可能找到家,无论他出生在昆明哪个角落。’杜览争辩道,‘不可能, 15 年前失忆,现在肯定都找不到。’”

6、2006 年,在做唐山大地震 30 年纪念节目时,我看到一位母亲动情地向儿子描述:“地震前,唐山非常美,老矿务局辖区有花园,有洋房,最漂亮的是铁菩萨山下的交际处……工人文化宫里可真美啊,有座露天舞台,还有古典欧式的花墙,爬满了青藤……开滦矿务局有带跳台的游泳池,有个带落地窗的漂亮大舞厅……”

7、“空间”的本能是膨胀和扩张,它有喜新厌旧的倾向;“地点”的秉性是沉静和忠诚,无形中它支持保守与稳定。二者的遭遇折现在城市变迁中,即城区以大为能、建筑以新为尚,而熟悉的地点和传统街区,正承受垃圾的命运。其实,任何更新太快和丧失边界的事物,都是可怕的,都有失去本位的危险,都是对“地点”的伤害。像今天的北京、上海、广州,一个人再把它唤作“故乡”,恐怕已有启齿之羞――

8、这个时代,不变的东西太少了,慢的东西太少了,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行,而身后的脚印、村庄、影子,早已无踪。

9、前者在深情地表白故乡和生壤,把身世和生涯溶化在了“北京”这一地点里。后者声称的乃制度身份、法定资格和证书持有权,不含感情元素和精神成分。

10、另一方面,由于它极不稳定,容颜时时变幻,布局任意涂改,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,一切皆暂时、偶然,沉淀不下故事――于是你记不住它,产生不了依赖和深厚情怀。总之,它不再承载光阴的纪念性,不再对你的成长记忆负责,不再有记录你身世的功能。

11、沈从文也说,“一个士兵要么战死沙场,要么回到故乡。”

12、读王开岭的书,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思想也会随着他的文字不断深入,直至心灵的彼岸。

13、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、供言谈消费的地址而已。就像北京的车站名,你若以为它们都代表“地点”并试图消费其实体,即大错特错了:“公主坟”其实无坟,“九棵树”其实无树,“苹果园”其实无园,“隆福寺”其实无寺……

14、1976 年后,新一代唐山人对故乡几乎完全失忆。几年前,一位美国摄影家把 1972 年偶经此地时拍摄的照片送来展出,全唐山沸腾了,睹物思情,许多老人泣不成声。因为丧失了家的原址, 30 年来,百万唐山人虽同有一个祭日,却无私人意义的祭奠地点。对亡灵的召唤,一直是十字路口一堆堆凌乱的纸灰。

15、一方面,大城欲望制造的无边无际,使得任何人都只能消费其极小一部,没人能再从整体上把握和介入它,没人再能如数家珍地描叙和盘点它,没人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“老人”。

16、她真的记住了。时光荏苒,森林里的枞果熟红了一个又一个秋季,那个叔叔没有再来。但当她每次到林间才枞果和鲜花的时候,都会不由地想起那场快乐的邂逅,那份神秘的礼物……直到后来长大了,长成一个成熟的姑娘,她对那件礼物的热望才渐渐平淡下来,她想,或许那位陌生人早就把这事给忘了吧…… 此刻,达格妮什么都明白了。那曾陪自己共度一个美好秋日的,就是眼前音乐会的主人:尊敬的爱德华.格里格先生。

17、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,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。

18、面对无限放大和变奏、一刻也不消停的城市,谁还敢自称其主?

19、当然还有个选择:永远不回故乡,不去目睹它的死。

20、“故乡”,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,他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,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,它需要视觉凭证,需要岁月依据,需要细节支撑,哪怕蛛丝马迹,哪怕一石一树……否则,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?何以肯定此即魂牵梦绕的旧影?此即替自己收藏童年、见证青春的地方?

21、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,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、四合院、五月槐花、前门吆喝、六必居酱菜、月盛斋羊肉、小肠陈卤煮、王致和臭豆腐……组合成的整套记忆。或者说,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。而今天,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,他指的一定是户籍和身份证,联想的也不外乎“房屋”“产权”“住址”等信息。

23、比地震更可怕的,是一场叫“现代化改造”的人工手术。一次城市研讨会上,有建设部官员忿忿地说:中国,正变成由一千个雷同城市组成的国家。

24、这不仅是诗人的尴尬,而是时代所有人的遭遇。相对而言,昆明的被篡改程度还算轻的。

25、没有故乡,没有身世,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、属于谁?

26、没有地点,没有路标,人如何称从哪里来、到哪里去?

27、现代拆迁的效率太可怕了,灰飞烟灭即一夜之间。来不及探亲,来不及告别,来不及救出一件遗物。对一位孝子来说,不能送终的遗憾,会让他失声痛哭。

28、“乡下人太少了”,沈从文的一声叹息正是良好时代应发出的忏悔。那黑黝黝的脸颊、生满老茧的双手与那一颗颗单纯而炽热的心都上哪儿去了?谁能知道、又有谁敢知道那一座座用“靡靡之音“与盲目闪烁的霓虹灯拼成的”现代化都市“的背后又有多少险恶呢?

29、真正的乡村精神――那种骨子里的安详和宁静,是装不出来的。

30、和于坚一样,我成了说谎者,吹嘘者,幻觉症病人。

31、吹灯拔蜡的扫荡芟除,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,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……

32、他们算是幸运,那个时代,故乡是不死的。至少尚无征兆和迹象,让游子担心故乡会死。

33、是的,一千座镜像被打碎了,碾成粉,又从同一副模具里脱胎出来,此即“日新月异”“翻天覆地”下的中国城市新族。它们不再是一个个、一座座,而是身穿统一制服的克隆军团,是一个时代的集体分泌物。

34、演出结束了,达格妮再也抑制不住激动,她像一只羞红的小鸟,朝着海滩跑去,似乎只有大海的胸怀,才能接纳自己内心的澎湃。在海边,在六月的白夜,她大声地笑了……

35、要处理好“读”与“感”的关系,做到议论,叙述,抒情三结合。

36、“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。那是一个群山环抱、山清水秀的村庄,有哗哗的小溪,神秘的山洞,漫山遍野的金银花……傍晚时分,往芦苇荡里扔一块石头,扑棱棱,会惊起几百只大雁和野鸭……盛夏降临,那是我最快乐的季节。踩着火辣辣的沙地,顶着荷叶跑向水的乐园。村北有一道宽宽的水坡,像一张床,长满了碧绿的青苔,坡下是一汪深潭,水中趴着圆圆巨石,滑滑的,像一只只大乌龟露出的背,是天然的游泳池……”

37、叙述是议论的基础,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,二者必须结合。读后感以“感”为主。

38、人们的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,但请不要用精神食粮来填补物质仓库的贫瘠!若人世间还有一片坚定的呼声在“搬运者们”终会醒悟到精神的空虚才是最坏的结局!

39、读后感以“感”为主。要适当地引用原文,当然引用不能太多,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。在表现方法上,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,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,事例不宜多,引用原文要简洁。在结构上,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“读”,从中引出“感”,在着重抒写感受后,结尾又回扣“读”

40、在结构上,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“读”,从中引出“感”,在着重抒写感受后,结尾又回扣“读”。

41、地址是死的,地点是活的。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与寻找,地点则用来生活和体验。

42、每个人都应赶紧回故乡看看,赶在它整容、毁容或下葬之前。

43、一路上,我不停地描绘她将要看到的一切,讲得她目眩神迷,我也沉浸在“儿童相间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”的想象与感动中。可随着刹车声,我大惊失色,全不见了,全不见了,找不到那条河、那片苇塘,找不到虾戏鱼溅的水坡,找不到那一群群龟背……代之的是采石场,是冒烟的砖窑,还有路边歪斜的广告:欢迎来到大理石之乡。

44、初读此书时或许会认为作者单单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忧心,殊不知他更忧虑的是渐渐泯灭的人性与平凡的真善美!

45、十八岁那年,为了迎接新生活,她告别父母,来到遥远的首都奥斯陆。傍晚,她在公园边散步,远处飘来了美妙的交响乐声。原来在举行盛大的露天音乐会。她挤在人群中,使劲地朝舞台那儿眺望。突然,她一阵颤动,报幕员在说什么?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―― “下面,将演奏我们的音乐大师爱德华.格里格的最新作品……这首交响乐的献辞是:《献给守林人哈格勒普.彼得逊的女儿达格妮.彼得逊――当她年满十八岁的时候》。”

46、其实,“故乡”的全部含义,都将落实在“地点”和它养育的内容上。简言之,“故乡”的文化任务,即演示“一方水土一方人”之逻辑,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,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、之出处。若抛开此任务,“故乡”将虚脱成一记空词、一朵谎花。

47、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,要用切身体会,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“读”中悟出的道理。因此,读后感中既要写“读”,又要写“感”,既要叙述,又必须说理。叙述是议论的基础,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,二者必须结合。

48、正如此书封底所言,这本书有着“清洁的思想、诗性的文字、纯美的灵魂”。它作为上天的礼物献给了语文、献给了青春、献给了人间,把人们从万劫不复的深渊中拽了出来,让人们忽又有了前行的勇气。

49、安东尼・奥罗姆是美国社会学家,他有个重大发现:现代城市太偏爱“空间”却漠视“地点”。在他看来,地点是个正在消失的概念,但它担负着“定义我们生存状态”的使命。“地点是人类活动最重要、最基本的发生地。没有地点,人类就不存在。”

50、光滑的白纸因为王开岭率直的文字而变得凹凸不平,上面写满了忧愤,()画满了愤怒的感叹号、迷惘的问号与无奈的省略号……

51、央视所谓“魅力小镇”的评选,不过是一台走秀,是在给“遗墟”颁奖。那些古村名镇,只是没来得及脱旗袍马卦,里头早已是现代内衣或空空荡荡。在它们身上,我似乎没觉出“小镇”该有的灵魂、脚步和炊烟――那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美学和心灵秩序。

52、由于没在祖籍生活过,多年来,我一直把 70 年代随父母流落的小村子视为故乡。那天梳理旧物,竟翻出一本自己的初中作文,开篇叫《回忆我的童年》。

53、让奥罗姆生气的是他的祖国,其实,“注重空间、漠视地点”的生存路线,在当下中国演绎得更赤裸露骨、如火如荼。

54、读《王开岭作品・每个故乡都在消逝》有感。

56、当眼前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,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,当没有一样东西提醒你曾与之耳鬓厮磨、朝夕相处……它还能让你激动吗?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?

57、人的改变是悲剧的,而虫子――世间极卑微的生命,却用一声声“唧唧”、“啾啾”构成的永不跑调的生命之歌来赞颂自然、赞颂生命,这难道不应令人类脸红吗?

58、“如今,恐怕再没有赊小鸡的了。”的确,虽然现在仍有许多人生活在乡下,然而却早已没有真正的“乡下人”了。他们被擅长算术、精谋略的城市人所算计,总是吃亏;于是

59、当窗而坐,望着天空渐渐被寂静笼罩,闪星伴着月牙织上苍穹,路灯的光晕熟门熟路地钻进小窗,在书桌上摊平的书页中来回地徘徊,荡起一层又一层深沉的灰。

60、一人号啕大哭,问究竟,答:把钱借给一个朋友,谁知他拿去整容了。

61、“故乡”,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,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、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,它需要视觉凭证,需要岁月依据,需要细节支撑,哪怕蛛丝马迹,哪怕一井一石一树……否则,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?何以肯定此即梦牵魂绕的旧影?此即替自己收藏童年、见证青春的地方?

62、“每个故乡都在消逝”,是啊,可与故土一起灰飞烟灭的还有家乡的风土人情、山山水水乃至活生生的“人”。

63、一个好的时代,我认为是一个有魅力的时代――她有容貌、有气质、有修养。而一个坏的时代,大概是一个邋遢的时代,浑身散发着恶臭。更有甚者,它还对自然指手画脚,俨然一副暴君的模样。而人类正是这个暴君。再不醒悟,自然的起义终将毁灭人类!

64、在《城市的世界》中,作者安东尼・奥罗姆说了一件事:帕特丽夏和儿时的邻居惊闻老房子即将拆除,立即动身,千里迢迢去看一眼曾生活的地方。他感叹道,“对我们这些局外人而言,那房子不过一种有形的物体罢了,但对于他们,却是人生的一部分。”

65、这样的心急,这样的驰往和刻不容缓,我深有体会。

66、几年前,金银花开的仲夏,我带夫人去看它,亦是我 30 年来首次踏上它。

67、在先者关于生命、时空、信念……的声音中,有一句话,于我堪称最璀璨、最完美的表述,此即康德的墓志铭:“有两样东西,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,在我心里唤起的敬畏与赞叹就愈强烈,这就是: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。” 仰望星空――许多年来,这个朴素的举止,它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绪……这是来自王开岭的《每个故乡都在消逝(自然忧思卷中学生典藏版)》的节选部分。

68、 求《每个故乡都在消逝》《亲爱的灯光》《当她十八岁的时候》读后感

69、不知何时开始沉浸于王开岭的文字中,只知道在理想的夜晚,捧起他的《每个故乡都在消逝》,怀着沉重的心情,配上一杯浓郁的纯牛奶,轻轻倚在有靠背的皮座椅上,享一段只属于我和王开岭的小时光,思绪随着每一个字眼纷飞,如一片从天

70、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,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,且故乡信息又是各自独立、不可混淆的,那么,面对千篇一律、形同神似的一千个城市,我们还有使用“故乡”一词的勇气和依据吗?我们还有抒情的可能和心灵基础吗?

齐天文学网 Copyright © 2020-2022 www.7tian.wang. Some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