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经典好句 >

有通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

发布时间:2021-06-04 12:13:33

1、9月光下,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,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,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。

2、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,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。 5、鲁彦《听潮》

3、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,似有似无,如有悠扬的乐声,时断时续。

4、5夜晚的彩灯亮,这边红、那边绿,这边明、那边暗,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。

5、8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,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.

6、汤显祖《牡丹亭》中的两句唱词:“声声燕语明如剪,呖呖莺歌溜的圆。”其中“燕语”、“莺歌”都诉诸听觉,而“剪”是器物,“圆”用于形状,都属视觉范围,怎么“燕语”会像“剪”,“莺歌”会成为“圆”呢?原来人们可以从“剪”的形状上得出锐利、轻快的联想,从“圆”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。

7、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,似有似无,如有悠扬的乐声,时断时续。

8、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,闪闪亮亮的,特别闹。

9、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,我对她说:“你的眼睛真闹啊,别眨了。”

10、如: “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、辉煌起来,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,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。” 10、《星星变奏曲》:“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”。

11、清代诗人严遂成《满城道中》中的“风随柳转声皆绿,麦受尘欺色易黄”。“声”明明是听觉,“绿”属视觉,怎么“声”会变绿呢?因为风拂柳絮,婆娑有声,柳丝飘动,宛若一道绿帘散开,从这绿丛里发出的声音也似乎染了绿色。“绿”在这里,既点染了色美,同时又作了轻巧宜人的声美的同义语。

12、《阿房宫赋》中:“歌台暖响,春光融融;舞殿冷袖,风雨凄凄。”此例前边将属于听觉范围的声响(歌声)与属于视觉范围的春光、属于触觉范围的和暖互相沟通;后边则将属于视觉范围的舞姿与属于触觉范围的凄冷互相沟通,形象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之盛。

13、《祝福》中的“我在蒙胧中,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,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……”将听觉对象的“音响”与具有视觉形象的“浓云”沟通,更突出了音响的繁密和强烈。 生活常见通感修辞例句 1.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

14、4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,我对她说:“你的眼睛真闹啊,别眨了。”

15、又如: “月光下,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,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,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。”

16、6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,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。

齐天文学网 Copyright © 2020-2022 www.7tian.wang. Some Rights Reserved.